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和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抓住当前战略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主线,聚焦内涵与质量,统筹考虑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各阶段建设任务,制订《上海交通大学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暨“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中尚存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持续建设,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学校在质量水平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依然较大,高层次人才队伍依然不足、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与大科学时代相适应的创新体系建设尚不完善,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尚未显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1.学科发展尚不能完全适应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要求
学科结构和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显性指标,我校学科建设不能完全适应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初步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但是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新的学科增长点尚未形成突破;二是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差距还很大,尤其缺少能够跻身世界一流的学科;三是保障创建一流学科的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交叉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在学科规划实施、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估之间还没有形成紧密的良性互动。目前,学校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的学科为数不多,在世界一流学科中尚无一席之地,工科亟需拓展前沿研究领域,理科整体水平尚待快速提升,生命医学的发展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人文社科的发展依然滞后,新兴交叉学科产生与发展尚缺乏有效机制,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和学科结构优化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教育模式尚不能完全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大学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摇篮,学校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但人才培养在国内的引领地位还不够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资源配置、人事聘用、考核评价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尚不完善,虽然把精英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但在引导教师潜心教学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优质教学资源尚无法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才培养的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与反哺机制不够完善,在科研反哺教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学生发展潜能与显性能力培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等等问题上的“统筹能力”不够。三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博士生的独创性或原创性能力有待加强。
3.师资队伍尚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一流的目标要求
学校的师资力量与世界一流的差距仍然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明显不足,大师级人才匮乏。学校缺乏活跃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和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数量不多。二是人才发展的环境建设需要加强,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和人文氛围还不完善,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生态环境和支撑条件还有待改善。三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职科研人员数量偏少,远远落后于世界一流大学,不利于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四是国际化水平不高,国际聘用的师资尚未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进行考核。海外名校博士和具有1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比例较低,外籍教师人数很少,在国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的教师数不多,与学校地位不相符合。
4.科技创新尚不能完全适应承担历史使命的发展要求
学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快速提升,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但是与国家对我们的期望和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高峰不突出,真正属于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较少,高技术领域缺少“撒手锏”;教师中存在“论文导向”跟踪型科学研究的倾向,缺乏“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二是创新基地的核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需求方面,对产业的引领性作用不明显,所具备的工程化能力与企业的需求有较大差距;三是大科研的组织模式不够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大型综合实验室和跨学科研究中心不足,缺乏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科研大团队,尚未形成一支规模合理、科研为主的专职科研队伍;四是大科研管理体系还未完全形成,重大科研项目的自主策划、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等方面的问题仍很突出。
5.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深化内涵建设的改革要求
学校的体制机制还不适应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如学校财务工作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不仅办学经费总量不足,而且限定性收入比例过大,难以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经费的分配过程中存在条块分割、重复投入问题;二是学科交叉壁垒现象突出,“院为实体”没有真正落实,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不利于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三是校院两级管理纵向分权不够明确,影响和制约了学院活力的充分发挥;四是人事制度改革有待深化,分类发展理念尚需深化,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五是学校各项改革与考核评价体系建设没有同步推进,现行的学术和人才评价标准与世界一流大学仍有较大差距。
二、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变换迅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遭遇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新一轮全球性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力度,积极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为学校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也对学校各项事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1.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
党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国家将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海洋经济、循环经济、文化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国家将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国际金融、交通物流、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学校应积极面向国家发展战略,认真思考,主动谋划,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在服务好社会和产业的同时,加快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2.全球科技革命呼之欲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国际金融危机加速科技创新与进步的步伐。未来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正面临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这次世界科技革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以理工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应该积极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创造出若干对未来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即将到来的世界科技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为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循环经济技术、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创制、现代国防科技的发展做出突破性的贡献。
3.人才资源强国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研究型大学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中起着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是时代赋予学校新的伟大使命,既提高了学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引进和聚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形成人才高地,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潜力促进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要培养出大批满足各行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未来精英人才。
4.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不断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指出“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政府将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将教育事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985工程”专项经费的大幅增长为学校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长期可靠的资源保障,同时党中央也对“985工程”建设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更高的办学要求,学校要在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的同时为国家做出更突出的贡献,在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和先进的大学文化。
5.协同创新理念引领发展
当今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科技全球化日益深入,学科之间、科技与经济之间、国家之间的创新互动日益紧密,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指出“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与持续提升。”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项目为载体,推动学校积极走出校门与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开展科研合作。这将要求学校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机制体制改革的力度。
6. 区域经济融合走向深化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为理念,以创新为驱动力,向长三角联动发展转变。到2020年要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国际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形成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创新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这为学校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学校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学校应聚焦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要求,及时调整相关学科结构,加快知识服务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和效率,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7.学校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建设,学校顺利完成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开始向重点突破、优势凸显的第二个战略目标迈进。学校正面临着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阶段的转变,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阶段的转变,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阶段的转变,由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阶段的转变。目前,学校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正处于改革攻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深化内涵,提升质量”是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抓手和着力点。学校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高校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转变现有发展思路,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既要统筹近期建设目标,又要兼顾长期建设任务;既要提升综合实力,又要形成优势特色;既要保证绩效指标的完成,又要着眼于社会声誉的提升,努力实现办学质量有全面的提升,人才培养改革有新的突破,队伍结构优化有根本进展,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更突出的贡献。加快构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以“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为目标的内涵式历史性跨越。“三步走”战略中第一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三、指导思想
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各项工作将以“促进内涵、提高质量”为主线,实现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变,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转变,由物本思维向人本思维转变,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
1.质量为先
大学强的最根本标志就是内涵和质量的提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抓手和着力点就是深化内涵提升质量。不断提高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是学校声誉的基本保障。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构建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走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院(系)的工作重点,各级领导的精力和院(系)的财力集中到强化质量、提高水平上来。
2.育人为本
研究型大学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学校要进一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的办学宗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深化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首要标准,把育英才作为办学的第一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第一目标。
3.以人为本
人才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宝贵的战略资源,高素质的教师决定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形成群英汇聚的“磁场”效应。努力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
4.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学校提高科研质量、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路径。学校紧密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大力实施“2011计划”,通过协同创新,重点研究和解决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学校优势学科群和学科团队,通过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
四、建设思路
学校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积极深化内涵建设,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用世界一流的标准衡量学校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关注新兴交叉学科的成长,更加关注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更加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
1.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内在动力
学校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挖掘新的发展动力和突破点。学校要在新起点、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把解放思想作为全部工作的先导,把改革创新作为工作的永恒主题,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只有加大改革力度,在资源整合中确立不可替代性,才能占据主动,赢得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2.瞄准世界一流,增强竞争能力
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积极深化内涵建设,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用世界一流的目标来衡量学校各项工作,着眼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处理好长远与近期、质量水平与数量指标、知识创新与应用开发、学科建设与重大项目之间的关系,促进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3.落实分类管理,协调学科发展
遵循各学科的发展规律,对工科、生命学科、理科和人文社科实行分类指导。调整现有学科结构,促进现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重点支持一批强势学科率先冲击世界一流;集中投入,持续支持一批国家需要、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急需的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组建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支持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交叉学科。
4.强化创新能力,提升学术水平
在保持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科研质量、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调整科研结构,加强战略驱动和创新驱动,在鼓励教授自由探索的同时,更加注重有组织的科研和多学科联合攻关,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与行业重大科研项目,提升集团作战、协同作战的能力。加强基础研究,高度重视基础领域的前瞻性、原创性研究,高度重视工程等应用领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积极推进人文社科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努力解决一些最具创新潜力、最富挑战性的社会问题。
5.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
切实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继续推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全面改革,不断丰富优质教学资源,加快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有效提升学生的成就动机,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质量。
6.推进国际合作,提升办学层次
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继续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和服务经验,引进吸纳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标准,加快引进海外一流人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广泛建立与海外顶尖高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动参与高层次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使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环境的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
五、战略目标
学校以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为战略指导,统筹2020年中长期发展与2015年近期建设任务,协调体现世界水平与凸显中国特色的建设目标,兼顾增强综合实力和形成优势特色的任务要求,综合反映学校声誉与办学绩效的软硬指标,制定上海交通大学2010-2020年建设目标。
1.愿景与使命
中长期愿景。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把上海交通大学建设成为学术大师汇聚、创新人才辈出、科技高峰涌现、交叉学科崛起、办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社会贡献卓著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使学校成为人类的知识殿堂、全球的学术重镇、国家的创新源泉、精英的成长沃土,全面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性奋斗目标。
交大的使命。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致力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精英人才;致力于探索未知领域,攀登科学高峰;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服务民族经济;致力于丰富思想宝库,引领社会进步;致力于构筑文化桥梁,促进世界和平。
2.2020年目标:跻身世界一流大学
2020年建设目标。学科水平整体跃升,学校综合实力、学术声誉与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高水平师资、学术影响力、国际化办学等主要办学指标达到世界百强水平,学校整体实力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成为既具有国际竞争力又为中华民族振兴做出卓越贡献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
——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学科。学科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学科整体水平实现质的跃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工学、理学、生命医学的整体实力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人文社科整体实力进入世界200强,形成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交大学派”的研究方向。
——打造一支可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肩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形成由国际学术大师和院士领军,“千人计划”学者和冠名讲席教授等国际知名学者为骨干,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杰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特别研究员和晨星学者等优秀青年人才为生力军的高层次人才梯队。拥有一批掌握国际学术话语权的著名学者,拥有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认可度和公信力的学术大师,拥有一批能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水平决策咨询的战略科学家,拥有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烈、政治立场坚定的社会评论家,使学校成为支撑科教兴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才高地。
——构建国际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能与世界一流大学对接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博士生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基本相当;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留学生来校求学,提高留学生比例和海外游学比例。培养出一批活跃在国家重点行业和国际舞台的各类领军人才,培养出一批享有崇高学术声誉或社会声誉的杰出校友,使学校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基地。
——形成贡献卓越的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形成一批对全球未来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攻克一批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解决一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遇到的重大社会问题。在我国部分重点建设行业和关键发展领域中确立不可替代的地位,使学校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建立全球广泛认同的国际化办学体系。掌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权,以更加平等的姿态开展合作交流,形成广泛而紧密的国际合作网络。打造具有浓郁国际化氛围的校园,吸引全球优秀学生和优秀人才来校学习与工作。拓展一批海外办学基地,融入国际高等教育大环境,成为中国优秀文化和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输出机构。打造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与文化交流平台,成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桥梁。
——探索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大学制度。在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广泛监督下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参与、与社会有机互动的办学体制。形成高效有序、公开透明、规范自律的办学机制。形成能推动人类发展、影响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的现代大学文化。
3.2015年目标: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5年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阶段,抓住“985工程”三期的历史机遇,强化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围绕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声誉的建设,在若干核心指标实现重点突破,部分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国际办学地位跃上新台阶。
——形成结构合理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规模。控制在校生总规模,调整学生层次结构,适度扩大在校生研究生比例,大幅提高留学生比例;适当扩充教师队伍,形成更加符合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的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
——建设具有冲击世界一流能力的优势学科群。控制学科专业建设规模,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理科、工科、生命医学、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主干学科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一批率先冲击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持续支持一批国家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扶持一批新兴交叉学科,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工科进一步稳固国内领先地位,若干学科领域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理科进入国内第一方阵,若干学科方向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医学和生命科学确立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迅速缩小与世界一流的差距;人文社科整体实力进入国内前列,在若干特色学术方向形成“交大学派”雏形,初步具备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聚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水平师资。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一支学术卓越、勇于创新、师德高尚、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能承担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重任的师资队伍。建成一批由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院士领衔、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团队。努力造就若干跻身于世界学术高峰的学术大师,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的学术骨干,集聚一批活跃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科技精英,吸引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才俊。力争拥有多名高被引科学家,讲席教授和中青年领军人才,积极引进拥有海外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的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专职科研队伍。
——形成特色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和落实“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观,做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人才的新模式、试点学院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推进海外游学和交换生计划,大幅提高海外游学学生比例。加强大学生理想道德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民族荣誉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就业,培养出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
——产出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同步推进国际论文数量稳步增长和论文质量提升,不断扩大学术成果的影响力。积极鼓励问题导向的探索性研究,自主开展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或人类生活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前沿问题研究,将科研活动从以跟踪为主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超前布局为主的主动模式。加强科技成果对国家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在船舶海洋、信息电子、先进制造、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推进“2011工程”,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建立一批面向行业发展核心共性问题的基地,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使得学校的科技成果能够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更加直接的贡献,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构建具有交大特色的国际化办学体系。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战略性布局,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网络。更加主动地与世界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有重点地与世界顶尖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高层次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科技开发平台。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在办好交大密西根学院的基础上,新开拓若干与世界一流大学实质性合作办学项目,打造卓越国际科教园区。扩充国际化教学资源,开设若干全英语研究生学科和全英语本科专业,吸引优秀海外留学生,提高在校学位留学生中欧美国家和地区生源比例。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参与国际学术事务,构建广泛的国际学术网络。加强校园国际化氛围建设,鼓励举办重要国际学术大会,开设 “国际学术大师讲坛”。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合作交流与合作,快速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管理模式。完善大学章程,加快制度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推进依法办学,建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决策重心,落实院为实体,完善符合国情的大学治理结构;强化战略谋划,明确规划目标,完善事业预算,实施绩效考核,建立目标导向的战略管理体系;加强学术决策,保障学术自由,鼓励学术争鸣,实现教授治学,重塑学术本位的学术管理体系;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具有社会公信力的自律办学机制;弘扬优秀传统,建设优良学风,坚持价值追求,培育先进文化,形成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的大学文化。
六、战略重点
学校面向未来,树立差异化竞争意识和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积极提升办学质量,有选择地追求卓越,形成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比较优势,整体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事业的全面发展。
1.推进人才强校建设
以建设高水平、国际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用人机制改革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实现突破,明显改善和提高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水平,逐步建立起分类科学、激励高效、充满活力、保障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努力构建由若干跻身于世界学术高峰的学术大师、一批活跃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领军专家、一大批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的青年才俊组成的师资人才金字塔,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2.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强化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的理念,大力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继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内与课外、科学与人文、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加强国际化办学特区的政策研究和落实,发挥特区学院的教学示范作用,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造就一批出类拔萃的学术大师、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雄才大略的精英人才。
3.促进学科交叉集成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打破学院壁垒,促进人力和智力的汇聚,形成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组建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大平台和大团队,凝练重大科研方向,在若干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交叉学科特区建设,组建高水平交叉学科团队,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用“增量”带动“存量”,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未来竞争优势。大力推进“2011计划”,加强跨部门、跨组织的协同创新能力,促进多学科的系统集成,实现优势叠加,提升传统强势学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4.实现文理跨越发展
明确优先发展次序,采用超常规的举措发展理科和人文社科,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文理科创新文化,在大师、质量和特色上实现突破,提升文理科的整体实力,充分发挥文理学科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基础学科对其它学科的支撑作用,重点推进文理科国家级基地建设,尽快建成一流理科,努力实现精品人文社科的异军突起。明确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集中资源配置,加快人才引进,落实倾斜配套政策,完善“特区”建设,推进文理的跨越式发展。
5.提升国际化办学层次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入推进大学国际化进程,深化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大力推动管理、师资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借鉴国际一流的学术标准和程序,提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形式性交流合作向实质性科研合作转变、由追求合作伙伴数量向选择世界顶尖大学为伙伴转变。广泛吸纳海外一流人才,积极招收国际博士后,加大力度支持教师海外进修,鼓励教师走上国际学术舞台,提高教师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实现由师资引进的国际化向师资水平的国际化转变。积极开展高水平国际问题研究,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校园国际化氛围建设,构建多元文化交融的校园氛围,着力提升学校的国际形象。
6.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做好服务社会的全国布局和战略规划,加强理论创新和文化引领。坚持与中国骨干企业共发展,与中国未来产业紧密结合,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进行探索,以产学研为载体,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的深度合作,积极围绕产业需要推进技术创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发展,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建立一批面向行业发展核心共性问题的基地,真正提高学校对产业发展现实支持的作用。充分发挥附属医院的作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与质量。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聚集和多学科综合等优势,为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上海“四个率先”和“四个中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7.促进大学文化繁荣
以创新文化建设为主线,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努力拼搏、与日俱进”的交大精神,完善学术文化和制度文化,加快建设文化载体,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引领和辐射作用。把学校建设成为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学术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美,师生生活愉悦,具有高度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家园;建设成为世界重要的高科技知识殿堂和研发基地;建设营造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泛的学术文化;建设成为引领时代精神和社会思潮的前沿阵地,使大学文化成为学校步入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和显著标志。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开展跨文化交流,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8.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持续重点建设,我校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在内涵建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客观条件制约日益凸显:一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增量资源不足,难以支撑深层次改革带来的成本负担;二是办学自主权不足,直升研究生名额、博士点设置等方面的制约仍很突出;三是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配套,师资队伍出口不畅,队伍结构优化困难较大。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开展内部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重点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制障碍,打破学校与其它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创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继而寻求新的发展。
七、建设内容
1.构建协调发展、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
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方针,发挥主干学科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形成学科高峰凸现、交叉学科崛起的学科发展新格局。
优化学科结构。整合与改造传统优势学科,加快理科和生命类学科的重点学科建设,促进环境和能源等新兴学科的快速发展,优先推进人文社科和农科的博士点布局。提高新设学科的准入门槛,调整和优化一级学科的总量规模和建设范围,在质量目标导向下适当调减学科数量。
巩固优势学科。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工学、医学和管理学科的优势,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谋发展,发挥支柱学科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大幅提高相关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以工学、医学和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为核心的优势学科群。
强化基础学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世界一流的标准,遵循基础学科发展规律,发挥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把握学科主流学术方向,不断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和原创性基础研究,构筑高水平基础研究基地。重视基础研究向应用方向延伸和发展,重视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加强产业化成果反哺基础学科建设。
建设一流医科。建立科研、教学、医疗和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建立医学院和校部各学院合作联动机制,整合各附属医院临床资源,开展以重大疾病为导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实现临床医疗实践需求与医学临床科研、相关学科研发的联动,打造国际一流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提高人类重大疾病的预测、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再生医学研究与应用水平。推进实验动物科学部的设施和技术改造,力争建成具有现代医学检测设备及优秀科研团队的国际化大动物研究中心。
提升人文社科。以重大项目和重大社会问题为导向,着力提升教师科研国际化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应用型研究,开展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服务,打造若干具有显著社会影响力的智库。建设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构筑跨学科发展平台和一流的研究基地。充分挖掘和发挥文理(工)等多学科交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及手段的应用的比较优势,在若干特色优势方向率先突破,实现错位发展,加快学校文科入主流的步伐。
促进学科交叉。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城市发展,发挥多学科优势,积极支持基础研究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学科交叉,推进现有优势学科的集成与整合,促进医工结合、医理结合,支持面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家的学科交叉,以未来产业发展和未来城市发展为抓手,促进新能源、低碳技术和现代服务经济的跨学科研究,实现科技与人文的交叉。
2.构筑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的人才高地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参照国际一流大学成熟经验,在“规模适中、分类科学、质量提升”的总体思路下,抓住人才队伍建设的内涵和质量,建立起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承担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重任的人才队伍。
调整优化师资结构。保持教师队伍总量小幅稳定增长,适当降低生师比;重点调整教师结构,优化教师年龄、岗位和职务;稳定管理人员比例,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精简工勤人员,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建立更加灵活和具有弹性的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畅通引进渠道,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集聚一批活跃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科技精英。优先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优秀学术带头人,形成优秀人才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促进教师分类发展。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实现教师队伍的多轨道发展,将现有教师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和科研为主型进行分类,建设一支规模适中、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队伍,一支规模合理、科研为主的教师专职科研队伍和一支小规模、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并在三支队伍之间形成通畅的流动机制。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是整个师资队伍的主体,对其实施规模控制,促进其精英化发展。科研为主型教师是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中坚力量,逐步扩大其总体规模,大力提升综合水平。教学为主型教师主要承担基础教学工作,适度缩减其规模,大力提高教学能力。
推进管理队伍职业化。选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引领高等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的教育管理专家担任管理干部。加强对管理职员的专业培训和工作锻炼,使之成为素质好、业务精、效率高、执行力强的教育行政管理人才。建立文员体系,形成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业务精湛、敬业高效的专业化管理职员队伍。
加强支撑队伍建设。稳定和吸引一批高技能、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支科学素养高、操作水平精、服务意识强的实验技术队伍,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探索弹性 “项目制”人事管理体制。通过承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配以各类优惠政策,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专职研究队伍。
3.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以人才培养为学校中心工作的组织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教师的首要学术责任是人才培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将学科、科研和国际化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按照“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框架,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具有一一对应的教学保障。建立统筹本科、硕士、博士教育阶段的“课程委员会”,形成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科研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完善相关机制,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从招生到学位授予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现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深化自主招生改革,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设置优秀新生奖学金、着力提高生源质量。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设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培养创新体系。推进博士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博士生申请制度,开展专业博士培养试点工作,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大力推进致远学院、交大密西根学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等人才培养特区建设,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积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学人才培养计划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等;加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做好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试点学院改革。
建设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建立与完善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新建国防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构建自主性成才体系。建立与完善课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平台、创建素质拓展平台、夯实实践育人平台、新建艺术教育平台、加强创业学院专项建设,构建主动性学习体系。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建设,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和生涯教育平台,搭建勤工助学和科技创新一体化实践平台,构建成长服务支撑体系。
提高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引入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探索与国际一流高校互授学位机制,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办学能力。加强全英语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整合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若干个全英语授课的专业和学科,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英语教材。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海外游学和研究生海外访学的比例,建设海外实习基地,积极创造条件,使我校学生在世界顶尖大学攻读研究生的人数大幅上升。
建设教育部示范教学发展中心。与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及港台地区大学高校紧密合作,建立教育部示范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贯彻先进的教学理念、创建优良的教学文化、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实践创新的教学方法为使命。面向校内,对新入职教师、任课教师、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研究生助教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培训;面向校外,为国内高校的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开展各类培训。通过系统化的调查与评估,积极开展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为重点的教学研究。
4.强化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能力
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瞄准学校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既定目标,进一步完善科研组织结构体系,重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有组织攻关,鼓励探索性研究,倡导问题导向研究,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构建“一体两翼”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积极对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为重点的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快速提升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原始创新能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攻关能力、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与基地建设。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和国际学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结合学校的比较优势,体现学校战略布局,建设起点高、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特征明显、体制机制创新的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体制机制,真正实现项目、人才、基地一体化目标,建立重大项目对接机制,建立科研人员交叉任职的工作机制,建立创新平台发展预警机制。学校相关科研资源向科技创新平台集中配置,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积极倡导面向未来的问题导向研究。坚持“超前谋划、主动布局、目标导向、分步建设”的原则,编制《上海交通大学2010-2010年学术发展路线图》,重点瞄准能源、环境、气候和健康等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科技问题,明确学校未来10年学术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支持教师自主开展对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前沿问题研究,大力倡导“问题导向”的原创性研究,寻求自主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将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从以跟踪为主的被动模式转变为以超前布局为主的主动模式。
强化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大幅改善校内国防创新的软硬件环境,稳步提高国防科技经费在学校科研总经费的比例;建设好若干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培养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国防科研方向;吸引高端人才参与国防科研工作,打造一支过硬的国防科研队伍;建设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产生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将自身融入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中去,与重点国防行业单位强强联合,共同为国家军队装备的创新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能力。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体,建立新兴产业技术开发和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构建多层次的校企合作体系。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办学特征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进一步完善专利工程,大幅度提高专利的实施率。加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规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增强实验平台对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校、院两级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学院的积极性,形成以校级平台为核心,院级平台为支撑的全校公共实验平台综合布局。以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专业服务平台为支撑,建立校、院两级服务平台纵向协调发展,综合与专业服务平台横向互补的立体服务网络,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资源整合、规范管理和开放共享服务,全面提升校、院两级研究测试硬件支撑能力,使之真正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5.全面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与水平
未来十年是学校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国际化办学的战略机遇期,学校将以国际化牵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通过国际化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形成分层次的国际战略合作网络。盯住第一方阵:针对全球顶尖大学采取“主动联系,循序渐进,争取全面合作,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主动出击,积极拓展与MIT、剑桥、康奈尔等世界一流名校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形成标志性合作办学项目。抓住第二方阵:针对一些有合作基础的世界一流大学,主动扩大和加深与密西根大学、加州理工大学、普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高校的合作;通过交大密西根学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溢出效应,带动和支撑其他学科的国际化水平,重点推进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上海交大康奈尔联合学院、南加州大学合作项目等实质性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放开第三方阵:针对一些与我校已有传统合作关系、有专业特色的大学,鼓励院系与教师继续保持合作。
重点推进国际科研合作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学校与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强强合作”,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与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国际著名企业的立体式合作,重点建设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CREAT项目,建立若干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所,建设若干当今主要大国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共同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打造多元文化氛围的国际化校园。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能力与水平,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互换工作,扩大学位留学生规模,特别是研究生层次的学位留学生,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加大引进外籍教师的力度,采取灵活的国际人才引进机制聘请国际一流学者来校工作。加快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来校任教或做博士后,快速提升师资的整体水平。
大幅提升国际学术声誉与影响力。鼓励教师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担任管理职务和学术职务,承担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工作,增强国际学术话语权。鼓励青年教师和博士后出国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帮助他们构建国际学术人际网络。加强国际学术期刊的建设工作,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加强学校、学院英文网站建设和多元文化校园氛围建设。
6.开展高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服务
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开展全方位服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培养大批能够活跃在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努力承担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重大科研任务,做出对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重大科研成果;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加强科技成果对国家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加强政府咨询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与国家各部委、上海市党政部门的紧密联系,以承担委托科研项目、提供专家咨询意见等多种形式,提高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能力,使学校成为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积极开展与企事业单位的软科学研究合作,解决有关国计民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增加学校社会效益。
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研究,提高参与国家和上海市卫生政策制定的能力,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响应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号召,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探索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建设,打造多家世界一流、国内顶尖附属医院,提升医院整体建设水平。重点整合各附属医院的优势临床资源,形成一批上海市内的多中心、跨学科的专病诊治平台。积极参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建设,促进上海市新兴高端医院群建设。积极参与城郊区三级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医院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为区域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健全和促进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提升继续教育的层次与质量。控制规模、提升层次、保障质量、树立品牌,加快实现继续教育的发展转型。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支持继续教育学院建设实时智能教室和大规模数据传输平台,通过3G移动设备、IPTV等新一代传输方式,实现完全开放的教学平台。加快整合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昂立科技、海外教育学院等教育实体的力度和速度,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化的教育培训业务,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打造交大教育培训的优质品牌。继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东西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为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7.建设绿色可持续校园
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继承发扬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传统,建设一座生活舒适便捷、环境优美怡人、文化丰富厚重、校园和谐亲切的“宜人校园”。
改善科教用房紧张的局面。随着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承接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越来越多,现有的科研用房已显捉襟见肘,为了更好完成国家科研创新任务,学校需要在“十二五”期间的基建任务将以科研用房为主,计划新增40.5万平方米建筑中,理科大楼、农科创新大楼、转化医学大楼等科研用房为25.8万平方米;对接大学文化建设,计划建设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等文化设施5万平方米;为对接国际化办学目标,计划建设留学生宿舍、国际会议中心等国际交流设施4.5万平方米;人才公寓、教工食堂等校园生活配套设施5.1万平方米。
形成特色鲜明的绿化格局。通过鲜明的主色调和季节主题带动校园绿化的时空全覆盖,形成总体层次分明、局部个性鲜明、全面深入覆盖的绿化格局。在徐汇校区,对所有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普查并登记在册,切实保护活古董。在闵行校区实践 “生态绿化带”的设想,精心设计和改建生态植物园、荷塘、樱花林、桃柳环,新建校友纪念林、竹林、水杉林、木兰园、梅花海棠园、桂花园等,提升校园绿化内涵。
创造界面亲和的接触空间。坚持“绿化和美化相结合、美观和景观相协调”的原则,认真发掘构成校园空间的共同语言,全方位展示园林、河湖、植被、飞禽等要素组成的动静结合、色彩协调、品味高雅,环境美、建筑美、艺术美、生活美相统一的校园立体景观。
建设绿色环保的示范建筑。综合运用生态学、住宅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科技手段,协调建筑内外空间与系统内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有机统一体,集中展示学校在能源、机械、动力、建筑、环境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和科研成果。
完善校园综合管理制度。成立校园建设委员会和校园管理工作组,进一步规范校园建设工作。推行校园经营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程序,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商业网点的设置、公共设施的维护更新、标识的设立与维护、车辆管理等常态化。
完善校园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新机制,加大对新设施进校园审批的力度,加强安全保卫和校园整治的工作。发挥服务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好区域资源,为学校与周边街道、社区、城镇的联动提供充足的空间。着力配置餐饮、商业、文体、医疗等服务设施的资源,均衡服务,提高质量。继续完善通信、水电、安保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根据师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构建差异性的服务体系。
8.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交大特征的大学文化建设
以落实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为主线,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校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加强建设以创新文化为主导的交大文化,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凝练交大人的共同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交大人的历史责任感,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坚守大学的理想与追求。秉持大学“学术为本、学生为本、教师为本、诚信为基、创新为魂”的理想追求,坚持为师生员工提供高雅的文化生活、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成为精英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追求科学真谛、崇尚学术自由、传承人类文明的圣殿。
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断开拓、创新、丰富和发展学校的文化内涵,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内化为全体交大人的独特气质、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努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努力创造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
加强学风校风师德建设。加强学风校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深入推进学术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学术诚信制度,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十年磨一剑”精神。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师德为先”,完善学术规范,倡导淡泊名利、科学严谨的学风,把师德师风考核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
八、改革重点
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解放思想,持续推动改革,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破解关键问题和瓶颈难题,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内涵建设之路,努力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1.探索和推动“全面质量建设工程”
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决定》,围绕“人才培养是根本、学术产出求精品、管理服务重满意、制度建设作保障、大学文化是灵魂”的建设方针,强化全校教职医护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建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工作机制,构建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质量、提高水平上来。
2.改革与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立“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精英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工程能力的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与完善面向国际化的工程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创建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并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实施以企业项目研究为主导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的“双导师”制和项目资助制,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未来企业界的领军人物,未来工程领域的设计大师。积极探索本科-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学校还积极实施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学人才培养计划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等。
3.探索与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继承和发扬“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学科领域知识,极富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善于表达并乐于沟通,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全球视野,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并能引领时代的创新型领袖人才。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4.深化和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调整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建立符合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规律、具有上海交通大学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科结构日趋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服务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基本成型;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制度要素建设,进一步完善招生方式、导师选聘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等,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特别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与示范效应。
5.推进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试点学院改革
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搞好统筹谋划、精心设计,全力推进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的试点学院改革,支持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先行先试,率先在人才招录与选拔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治理结构、教师考核制度、国际化、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成为中国大学教育改革的领头羊和率先冲击世界一流的突击队。
6.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和“2011工程”
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大科技创新平台体制机制、科研管理模式和学术组织架构的改革力度,改变传统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充分挖掘协同创新体的优势互补性,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创新团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和形成机制,促进大跨度的学科与产业协同,重点培育若干协同创新平台。
7.推进人事管理制度与薪酬体系改革
坚持人力资源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一流队伍建设作为一流大学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紧抓住“引进”、“分类”和“培养”三个关键环节,以高端人才为重点,以岗位分类设置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好人才队伍的结构和水平问题。探索Tenure-track优选人才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九、保障举措
1.加快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完善《大学章程》,积极探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两者合力,加快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和教授治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加快推进新兴学术组织的探索,加强大类学科资源整合的综合改革。坚持分类指导,探索学部制管理新模式的改革试点。深化“院为实体”改革,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系或研究所的责权利关系,改进学校行政管理与服务体系,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充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加快校部机关改革,进一步理顺校部机关的组织架构,积极推进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以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改革为抓手,提高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建设具有交大特色的“服务机关、效率机关和责任机关”。
2.持续改善师生医护员工福祉
师生分享学校的建设成果是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源泉。学校要逐步增加教职工的收入,改善民生,提高福祉,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以满足全体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实施薪酬年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逐年增加学校财政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比重,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收入年增长机制。在现有工资分配体系的基础上,实现薪酬的年度调整和适度上浮。在学校财力可行的前提下,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不低于上海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
推进安居乐业工程。积极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力争“十二五”期间建设5万平方米的教师公寓,基本满足新进教职员工对“周转房”的需要。进一步深化货币化分房改革,将房贴纳入工资体系。合理布局学校的餐饮休闲网点,改善师生的就餐条件和就餐质量,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餐饮休闲需求。合理规划校园巴士行驶路线,构建符合师生工作和生活规律的校内公共交通网络。
加强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加强教职工“温暖之家”建设,进一步完善对特殊困难教职工关心和帮扶的长效机制,充实教职工慈善帮困基金,扎实做好医保和休息休养等工作;加强教职工“快乐之家”建设,进一步建设教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加强教职工“和谐之家”建设,形成保障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校内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
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以助学贷款为基本渠道,以勤工助学为主要手段,以帮困奖优助学金为有效激励方式,以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以学生系列保险为重要保障,建立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全程“绿色通道”和多层次、全方位的帮困网络;扩大学生奖学金的覆盖面和提高资助力度,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待遇;改善教室和寝室硬件环境;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3.建设高效安全智慧的数字化大学
采用创新的理念和技术,以新一代校园网为核心,建设强大完整的新一代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校级云计算服务平台和全校统一的协同工作平台,实现学校主要管理业务的全面数字化。
全面深化信息系统建设。深化对教学、科研、管理过程以及校园生活的信息技术支持,在校级信息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加强跨职能、跨部门的协同业务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推进信息公开和服务机关的建设,提供先进的教育技术设施,促进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
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积极鼓励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集成和推广应用,推进数字图书馆新技术应用,建立以读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服务与学科化服务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深化档案文博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档案工作现代化,促进各类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大力推动计算模式变革。引入计算模式的最新发展,大幅提高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获取资源的方便性,推动以计算创新为核心的科研能力发展。发展高性能计算,实现院系级、校级、上海超算计算资源的三层计算能力无缝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学校科研能力的大幅跃升。发展云计算,促进绿色校园、低碳校园的建设,实现云计算服务向互联云服务发展。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无线网覆盖范围,提升校园网(无线网)带宽和用户容量。建设一个高效运行、安全可靠、随需增长的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应用管理和监控平台,实现异地数据备份、关键应用与数据的应急灾备。建设网络、应用和主机资源综合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网络运维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和各种应用系统的管控能力。建立安全防御、安全监测和安全服务为一体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值得用户信任的、安全的、可靠的信息化环境。
4.拓宽多元化办学资源的筹措渠道
从战略上加强多元化筹资工作,进一步扩大筹资对象,通过财务调整、校区置换、企业合作、社会捐赠、校办产业回报、基金运作等方式,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挖掘财务潜力。争取更多的政府投入,将专项与日常拨款相结合,统筹考虑学校发展。重新规划校内科研分配体系,加大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统筹力度,建立科研间接成本分摊机制,将科研提成纳入学校人员经费统一管理,以弥补运行经费的不足。加快培育高端培训的市场,增加教育事业收入。稳定运行经费和公用支出的比例,适当控制资本性开支(基建+设备),稳步增加人员经费支出比例。改革收入分配模式,改变校级财力和院级财力倒挂的现象。
盘活资产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办学资源,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执行成本分担机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多校区的管理力度,提高七宝、法华等校区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经营性房产的“准市场化”收费、房产资源费的收取和闲置房产资源的盘活,让学校收取的各类房产收益能基本保证房屋的维修维护费用和物业管理费用,做到“以房养房”。
增加产业收益。以“规范管理、稳健发展、回报学校、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产权管理和资本运作为主要手段,以调整存量资产、加快资金回笼、恢复融资功能、推动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为工作思路,建立以人为本、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完善治理结构,推进规范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逐步降低资产负债率,保持现金流平衡。优先扶持骨干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规范并积极培育科技服务型企业,努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拓宽校友捐赠。加强和改进校友会、基金会工作。充分发挥校董会在筹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校院两级的筹资积极性,加强与国际著名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强筹措企业资源和国际资源的能力,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国际化的筹资渠道。加强资金运作,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市场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盘活资金资源。
5.积极践行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
整合学校优势学科群和学科团队,加强与其它高校、科研院所、
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与协同攻关,建立健全“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建立区校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推进大学校区、城市社区、科技园区的功能融合与联动发展,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上海“四个率先”、“四个中心”建设和上海“后世博”建设,进一步推进与闵行区和周边紫竹科技园区的深度合作,加强区校科技合作,建立区校资源共享平台,将公益普适性设施和资源等向社会和企业开放,探索建立三区联动的发展机制。
加强与企业和地方的战略合作。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和人才汇聚优势,加强与国有大型企业,著名跨国公司以及地方政府的全面战略合作。瞄准产业共性技术,对接产业群,组建校级集成型开发研究平台,集群化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的作用,紧密依托学校科技与人才优势,加快推进技术转移和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发展。
探索与区域联合共建新路。积极探索与区域联合共建的新路,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开放办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更加积极地服务国家、长三角和上海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拓展与其他省市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积极探索大学校区、城市社区、科技园区互动发展的新机制,有效激发各种创新要素,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和谐发展。完善知识服务支撑体系和技术转移体系,加快推进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在巩固现有合作基础上,拓展与其它省市的区域合作。
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全面推进各级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内涵建设之路,努力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使党组织始终成为带领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常委会、全委会议事和决策机制,探索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五个好”标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有序推进党内和校园民主建设。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校园民主,
稳步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改革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着力推进党员作风建设。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理念,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在干部中坚持不懈地进行公仆意识、忧患意识、节俭意识教育,深入推进“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制度建设。
十、组织与实施
加强本规划实施的领导。把“聚焦内涵,提高质量”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建立以本规划为指导的战略管理体系,健全规划实施的中期和年度监测和评估制度,将规划的实施和落实情况作为各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
1.建立规划体系
建立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院(系)规划和学术发展路线图构成的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体系,将规划的建设目标与发展思路切实指导学校各部门、各方面的工作。
各部门和院系需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文件,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和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围绕着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
由各主管校领导牵头负责,带领相关职能部处制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防科技、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校园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建设、公共实验平台建设、资产管理、校产、校友工作、财务运行和资金保障等15项“十二五”专项规划。由各学院(系)研究院的院长(系主任)、主任牵头负责制定院系“十二五”学院发展规划。由校学术委员会牵头负责制定学校“2010-2020”学术发展路线图。
2.实施目标管理
加强目标管理,建立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明确各单位的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学校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根据学校的使命和长远战略制定学校上水平关键指标(KPI),使全校上下能更加清晰地理解学校的战略目标与工作任务间的关系。同时对关键指标进行目标分解明确每个目标的负责校领导和执行部门,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各职能部门则根据学校的KPI制定对院系更有指导意义的具体工作目标和相关支撑政策。院(系)则根据学校的目标任务并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设目标和KPI,以此协调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学院发展目标的关系,使每位教师在帮助所在单位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
学校将根据“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将KPI分解到每个年度,以此为基础,在年初制定学校年度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将此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最主要依据。
3.加强监督评估
为确保 “十二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学校将实施年度事业计划制度,通过制定年度事业计划可为建立科学的动态管理机制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战略规划执行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落实战略规划的追踪问责。通过制定年度事业计划,学校能将掌握规划执行情况进度,发现规划执行中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规划管理监督的力度,确保学院的计划与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一致,保证事业计划的正常运行,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同时学校根据年度事业计划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确保对规划执行过程的适当监控。
继续实施院系中长期国际评估,在完成第一轮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人才培养的评估力度,加大院系对评估的参与度,完善评估意见反馈和改进的环节,以促进院(系)规划的落实。
4.加强规划宣传
做好宣传工作。组织各级部门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和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学校“十二五”规划,绘制学校“十二五”规划战略地图,促进全体师生教师医护员工对学校规划的理解和学习。
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切实保障全体师生教师医护员工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大权威信息和数据发布力度,大力宣传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本规划的思路、举措、方案,及时了解师生的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回应师生的需求。加大对重大教育政策的宣传与引导,形成全校上下共同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结束语
经略既张,宏图将举。面向未来,我们的梦想是把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为一所大师云集、精英荟萃、科技成果和人文思想交相辉映,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贡献卓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坚持以胸怀天下的谋划引领发展。坚定发展决心,居安思危,追求卓越,审时度势,规划未来,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认真细化发展路径和战略举措,引领学校的改革发展。
坚持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抢抓机遇。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牢牢抓住“985工程”重点建设、国家快速发展的历史发展机遇,为新时期的迅速崛起和跨越式发展赢得先机,创造优势。
坚持以奋发有为的执着推进改革。解放思想并持续推动改革,勇于并善于用改革解决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破解关键问题和瓶颈难题,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催生学校发展新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汇聚英才。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倡导人人都能成才,海纳百川,广揽英才,以发展目标和共同愿景,激发全校师生的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动力。
坚持以众志成城的信念创建一流。全校师生医务员工齐心协力,努力拼搏,激发改革智慧,凝聚发展力量。交大建设者们点燃理想激情,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博大的胸襟,为创建一流大学奉献青春。
百年历史告诉我们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交大人勇往直前的坚定步伐。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上海交通大学必将会上下同心、拼搏奋进,以百折不饶的精神共同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