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与现状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持续重点建设,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科布局得到合理优化,学科整体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茅,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学科发展仍存在短板、缺乏高峰,与世界一流大学依然有一定差距。
(一)发展成就与现状
学科建设举措科学有效。坚持“动态管理”原则,对在建学科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制定《上海交通大学新一轮学科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8),形成学科分类方案,分层设置建设目标,分层投入。深化学院、学科国际评估,把学科置身于国际坐标系。统筹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动态调整与撤销。
学科布局不断优化。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新增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同时,坚持“有所不为”原则,合理调整学科规模,将在建一级学科数量由69个缩减为56个。学科布局覆盖了12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8个学科门类,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四类学科占到博士点的89%,综合性、研究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学科水平快速上升。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总体排名进步一位,位居全国第5,前三名学科由6个增加到9个;前五名学科由13个增加到16个;前十名学科由14个增加到29个。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1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3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3。5个学科入选第一批上海Ⅰ类高峰学科,34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7个A类、27个B类)。
学科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工科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居全球50名;理科实现快速发展,整体实力跻身全球200强,各学科排名提升约200位;生命医学学科的综合交叉优势日渐凸显,整体实力位居全球200-300名;人文社科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整体实力居全球500名左右。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百分之一,4个学科进入前100名。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90%的学科领域都有大幅进步,工科进入世界30强;社科大幅度上升了200多名。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现状
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的主要指标有:学科总规模长期稳定在60个左右;13-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7个左右学科进入全国前五名,1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三名,ESI中5-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00名。因国家政策调整,“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左右”未实现。“三分之二以上的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与“人文社科整体实力进入世界200强”未完成。我校ESI学科十二五期间排名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2011-2015年我校ESI学科排名
学科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工程学 |
55 |
33 |
21 |
25 |
19 |
材料科学 |
37 |
32 |
28 |
42 |
32 |
数学 |
128 |
89 |
74 |
75 |
69 |
计算机科学 |
162 |
121 |
97 |
107 |
88 |
化学 |
247 |
204 |
158 |
161 |
133 |
药学与毒理学 |
341 |
253 |
183 |
191 |
150 |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
436 |
360 |
297 |
259 |
208 |
物理学 |
228 |
206 |
184 |
238 |
232 |
临床医学 |
449 |
385 |
336 |
323 |
263 |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 |
428 |
360 |
306 |
342 |
285 |
农业科学 |
426 |
366 |
323 |
379 |
309 |
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 |
- |
- |
475 |
453 |
388 |
免疫学 |
- |
- |
- |
470 |
403 |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
- |
588 |
517 |
510 |
441 |
社会科学 |
- |
- |
- |
491 |
504 |
动植物科学 |
821 |
704 |
618 |
655 |
590 |
(三)优势与不足
学校学科布局基本完成,以一流的理科为基础,以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干,以有特色的法学、农学、人文、经济等学科为支撑的学科布局,体现了我校“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虽然学科水平有了迅速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国际高水平学科仍然匮乏。学校处于国内领先、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优势学科相对较少,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在高水平学科方面还有不少差距。我校与密西根大学相比,ESI学科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的学科数分别为16:22,千分之一学科之比为3:16,万分之一学科之比为0:2,全球前100名学科之比为4:20,全球前50名学科之比为2:18。
工科具有整体发展优势,但有些学科方向相对老化,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理科提升速度较快,而顶尖论文不多;生命医学学科居国内前列,但发展趋缓;人文社科发展有亮点但还不具有整体优势。
交叉学科运行机制有待完善。交叉学科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新的学科增长点尚未形成突破,新兴交叉学科产生与发展尚缺乏有效机制,生命医学学科的发展尚未充分体现综合性大学优势。学科间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学科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四)经验总结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理念已获得普遍认可,各学科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学科的压力与动力并存,具备了较强的发展积极性。各部门之间协同推进,学校与学科对话交流机制常态化,全校一盘棋,共谋学科发展,学科建设联动机制在促进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指导思想、建设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形势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015年8月1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获得通过,提出了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目标。我校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学科高峰,使一批主干学科早日跻身世界一流的前列。
“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也赋予了新了使命和责任。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我校应该对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学科布局的系统性和前瞻性,适时调整学科布局和优势学科方向,加快学科交叉和融合,逐步形成“单学科—跨学科—学科群”的学科建设新模式,使学科建设对接产业经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显著增强,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不可替代作用。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
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凝练方向、聚焦内涵、优化布局、统筹兼顾,促进交叉、分类指导,创新模式,走出一条“有特色、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新路。创建一批学术水平领先、国际影响卓越的世界一流学科,持续建设一批在创新型国家和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水平学科,积极促进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方向,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1.加强内涵建设、优化布局结构
学科应抓质量、促内涵,着力提升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质量,着力打造优势学科方向和学术声誉,着力发挥对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作用。加强对学科建设的宏观规划,从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学科整体布局,使学科结构更加合理,更好地服务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学科整体水平、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跨上新台阶。
2.提高建设标准、加强资源整合
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出发点,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学科水平、追求卓越为立足点,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融合、聚集各种建设资源,提高学科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提高学校优质学科比例。进一步推进学科与人才、团队、基地、项目的有效聚集和一体化,实现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互动发展,提高学科建设的实效。
3.加强宏观指导、坚持统筹兼顾
全面梳理、摸清在建学科的发展状况,每个学科必须制定个性化、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学科规划,明确各学科的建设任务,针对学科特色和短板项目设定建设指标,加强对学科建设规划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统筹规划各学科的协调发展;统筹指导学院与研究院的和谐发展;兼顾长远布局与近期成效的关系;兼顾传统优势与新兴前沿的关系;兼顾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关系。
4.促进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
大力推进现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进一步落实交叉学科特区政策,积极推进文理渗透和医、理、工、管等学科间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多样化的交叉学科研究体系,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未来优势学科。
5.落实分类指导,推进分层建设
遵循各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在目标任务、经费结构、考核标准、职务晋升等方面对工科、生命学科、理科、人文社科和交叉学科采用相应的分类政策,实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将在建学科分为重中之重学科、重点突破学科、重点培育学科、重点扶持学科和重点关注学科五个层次,分层设置建设目标,配以相应的投入和保障政策,促进各学科不断向更高层次努力。
(三)发展目标(可测量、可实现的发展目标)
1.十三五建设目标
十三五建设目标。完善学科结构体系,工科、生命医学和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大力促进学科交叉,通过学科交叉实现理学、工学、生命医学、人文社科四大学科领域均衡协调发展,基础学科、特色学科、新型交叉学科快速崛起,学科整体水平、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跨上新台阶,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学校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创建一批学术水平领先、国际影响卓越的世界一流学科;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目标,创建一批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做出卓著贡献的高水平学科。到2020年,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百分之一,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千分之一,工程学进入全球万分之一,跻身世界一流前列。工科进入全球20强,理科进入全球100强,生命医学和人文社科进入全球200强,形成若干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交大学派”。
(四)关键绩效指标规划
学科布局。按照“有所不为、动态管理”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学科规模、优化学科布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以质量目标为导向,将学科规模缩减至55个左右,在建学科的80%建成一级学科博士点,提高优质学科比例,博士后流动站数量进一步增长。
学科水平。在优化学科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一批世界先进水平学科和领先学科方向,重点支持一批优势学科率先建成世界一流,持续支持一批国家需要、上海急需的基础学科和特色学科,倾斜支持一批交叉学科。力争5个学科在一级学科排名评估中成为全国第一,1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三名,2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五名,70%以上的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优质学科)。工科整体实力保持全国第二,生命医学保持全国前三,经济管理学科进入全国前五,理科、农科、社会科学进入全国前十,人文艺术学科进入全国前十五。力争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工程学进入全球万分之一,跻身世界一流前列。理科进入全球100强,生命医学和人文社科进入全球200强,形成若干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交大学派”。
学科交叉。以交叉集成促进学科整体上水平,对未来优势学科进行战略性布局,催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形成学科群。充分发挥学校理工科和医学学科的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医工、医理、文理交叉。根据学校现有学科优势和特点,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重点围绕先进设计与制造、未来媒体网络与大数据、物质与新型材料、人口健康、行为与认知科学等领域推进学科交叉,建成10个左右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进行实质合作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叉学科平台和交叉学科基地,使交叉平台和基地能覆盖全校80%的在建学科。
三、主要建设内容
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原则,加强新兴学科布局,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促进学科交叉,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一)主要任务与重点工作
1. 加强新兴学科布局,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根据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需求,进一步缩减学科规模、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整合与提升传统优势学科, 形成工科、理科、生农医药、人文社科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布局。加快新兴学科发展,着力建设海洋科学、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工程、医学技术等新兴学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2. 强化学科高峰建设,加快国际一流学科的建设步伐
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科水平、追求卓越为立足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学科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加快高峰学科建设,使一批主干学科跻身世界一流的前列。
进一步提升工科的学术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制定工科发展路线图,瞄准若干重点行业领域,确定若干重点发展方向,加强与企业紧密联系,完善符合工科发展规律的教师分类发展政策,完善大科研团队的组织管理机制,在大成果、大项目、原始创新等方面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进一步提升理科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创新能力。重点推进理科国家级基地建设,在若干学科领域建设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顶尖的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其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对其它学科的支撑作用。鼓励兴趣导向和使命导向的问题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进一步加强生农医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强化顶层设计,建设大生命学科公共研究平台,加强跨院系的资源共享。建立大生命学科相关学院的负责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大生命学科教师之间交流,促进生物医学的交叉渗透和交叉学科发展。全面推进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医科建设与发展模式,推进世界一流的医学院建设,积极推进医学院浦东园区、国际医学研究院和国际医学教育学院的建设,逐步完善区域医教研联合体的体系架构。
进一步夯实人文社科的发展基础。适度调整现有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以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凝练和聚焦优势学科方向。提高学术标准,改进科研激励政策,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加强团队建设,推进智库建设,全面提高人文社科的师资水平,大幅提高人文社科的学术产出和质量。
3.强化交叉学科推进政策,建设校级综合交叉学科平台
强化交叉学科推进政策。围绕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满足国家安全和技术进步的重大需求,组建跨学科团队,建设一批问题导向的跨学科综合交叉平台,按照学科群的方式集中建设和配置资源,打破院系壁垒,建立交叉学科教师双聘机制,解决人员的流动问题和平台的考核评价问题。建立具有创新活力的基层学术组织,促进形式多样的学科交叉研究。
建设校级综合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符合学校重点发展方向、带头人明确、基础厚实、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学科覆盖面广的校级综合交叉学科平台,重点建设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IFSA协同创新中心、材料基因组、两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转化医学、行为认知与脑科学、城市与人口健康、社会风险治理等校级交叉创新平台。
(二)进度计划
1.推进新一轮学科建设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新一轮学科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各个学科的建设,2018年完成本轮建设,并及时启动下一轮建设。
2. 启动校级综合交叉学科平台建设
编制校级综合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体制机制、资金安排等方面。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并修改完善,2016年启动建设。
3. 完善配套政策
梳理学校与学科建设相关的政策,制定交叉学科、绩效评价等具体办法,在2016年前完成。
四、保障措施
经过“十一五”特别是“十二五”的建设,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已经走向正轨。2013年制定并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一轮学科建设工作,把在建学科分层“重中之重”、“重点突破”、“重点培育”、“重点扶持”和“重点关注”等五个层次进行建设,出台了学科建设的投入机制、扶持机制、动态调整机制和联动机制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为“十三五”学科建设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未来5年,学校将根据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上海交通大学“十三五”规划》精神和要求,推进和落实“十三五”学科建设工作。
1.加强顶层设计,突出重点
在新一轮学科分层建设基础上,根据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需求,进一步优化学校的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布局。利用上海市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高校一流学科(A类、B类)建设计划等契机,强化“重中之重”和“重点突破”学科的建设工作,使部分学科经过5年建设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通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学科方向、全面整合资源,加快“重点培育”和“重点扶持”学科的建设步伐,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使学校至2020年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2.统筹协调,分层建设
统筹规划各学科的协调发展,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完善学科建设机制。进一步巩固对若干已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学科的地位。强化重点突破学科,进一步强化一流学科和已经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学科的建设;进一步培育一批有较好建设基础的学科,进一步扶持一批有一定建设基础和发展潜力学科。进一步夯实若干实力较薄弱学科的发展基础,在质量目标导向下控制学科建设规模,建设一批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科高峰。
3.加强综合交叉,推进协同发展
不断探索和落实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和配套“特区”政策。以交叉集成促进学科整体上水平。通过学科交叉和集成,进一步改善学科结构,对未来优势学科进行战略性布局调整,催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形成学科群。充分发挥学校理工科和医学学科的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医工、医理交叉,变潜在比较优势为发展竞争优势。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学术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根据不同学科类型构建多样化的新兴学术组织模式。围绕新兴、前沿、交叉的基础研究方向,建立具有创新活力的基层学术组织,发挥教师个人学术自由空间,引导创新和探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设和强化若干有一定规模的跨学科综合交叉平台,按照学科群的方式集中建设和配置资源,开展有组织、成规模的协同创新模式,促进跨学科、有组织的大科研模式与兴趣导向自由探索研究模式的相互结合、相互支撑。
4.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责任意识
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精神,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对建设经费的统筹力度,更加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院系经费使用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强化学科建设责任意识,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充分激发院系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
5.强化绩效考核,实行动态调整
加强过程管理,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更加突出绩效导向。根据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内在要求,参照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标准和评估体系,加强学科中长期国际评估。更加体现中国特色,突出学科的学术引领性、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更加强调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在保持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或提升建设层次;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减少经费支持力度甚至降低建设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