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向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在大会上发表讲话。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95项成果和7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我校共有5项第一完成单位成果获得党中央和国务院表彰,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负责人分别是:陈赛娟、张荻、汪小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负责人分别是:张文军、范先群。
2015年度我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简介:
1. 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
该项目由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等完成,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项目以髓系白血病为研究对象,以整合系统生物医学为指导,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白血病基因组解剖学计划,应用外显子组测序、ChIP-on-Chip、系统筛查造血相关候选基因等技术,鉴定出一批新的白血病发病相关融合基因与突变基因,揭示了新的白血病发病机制,同时发现一批新的白血病生物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建立了急性髓性白血病预后相关的分子分型体系。成果论文发表于Nature Genetics、Science、Cancer Cell等杂志,20篇论文总影响因子250分,被他引1409次,其中5篇他引超过15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成果转让1项,冬凌草甲素制剂和复方黄黛片扩大适应症分别获CFDA的Ⅰ/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批件。该项目获得的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在肿瘤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也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在白血病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水平和地位。
2. 航天用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科学基础研究
该项目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荻教授等完成,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项目围绕制约我国航天用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科学中复合调控难、界面匹配难、形变加工难三个难点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建立了铝基、钛基复合材料复合制备过程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理论模型,指导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复合过程;揭示了增强体/基体非共格界面和共格界面调控规律,为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发现并揭示了非连续增强铝基、钛基复合材料塑性和超塑性变形机理与规律,为其大变形、精密成形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本项目的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具体实践,基础研究支撑应用研究,创新设计制备出以“月球车”为代表的系列航天用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构件,为“中国在月球上的第一行足迹”、航天高科技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的20篇核心代表作SCIE他引总计 412 次,其中单篇代表性论文SCIE他引74次。
3. 复杂网络演化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该项目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汪小帆教授等完成,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项目围绕复杂网络演化动力学分析与控制进行了持续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学术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开创性地揭示了复杂动态网络牵制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率先给出并证明了通过牵制控制网络中部分节点实现同步化控制目标的稳定性条件,揭示了控制网络中部分关键节点的特定牵制策略的有效性。把牵制控制思想拓展用于具有切换拓扑的移动多自主体网络系统,提出了只有部分自主体能够感知领导者信息的分布式蜂拥控制算法。针对具有拓扑演化特征的复杂网络,建立了基于局域世界优先连接的网络演化模型,在经典的随机图和无标度网络模型之间建立起了桥梁。20篇主要论著SCI他引1382次,其中5篇论文发表至今在所在期刊的SCI引用排名位居前十。复杂网络牵制控制的代表性论文被许多知名学者在Nature等期刊文章作为经典工作引用。局域世界演化模型是我国学者提出的复杂网络拓扑模型中他引和应用最多的一个标志性模型。
4. 高清视频网络化即时服务技术与应用
该项目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张文军教授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将感兴趣区域概念引入到视频即时服务,发明了立体机动组网、感兴趣区域编码、多通道并行传输、跨层容错传输技术,解决了视频网络化服务的大范围覆盖、高清晰传输、高时效采播、高可靠服务四个基本问题,率先实现了高清视频网络化即时服务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的源头创新。获得了31件发明专利授权、6件软件著作权授权,发表SCI论文22篇。经专家鉴定,项目整体具有较高的科学创新意义和技术应用创新意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属于国际领先。该项目研制的系统和设备,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其它30多个省级电视台以及总装备部、公安部相关单位承担的重大应用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社会效益突出。对建立我国视频即时服务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 眼眶外科修复重建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和应用
该项目由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范先群教授等完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以解决眼眶手术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历时18年研究,建立了数字化眼眶外科技术平台、个性化眼眶修复新技术和眼眶内镜导航手术系统,开创了眼眶外科手术新模式。阐明了眼眶骨再生重要机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SMC1蛋白介导染色质构象重塑在iPSCs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发现Runx2/miR-31/Satb2环路对干细胞成骨分化的重要调控机制;国内外率先应用双基因修饰的BMSCs复合可降解材料修复眼眶骨缺损;研制适应眼眶微环境的可降解功能化生物材料;建立个性化眼眶修复新技术,研发构建眼眶内镜导航手术系统,将其应用于眼眶骨折、甲状腺相关眼病等复杂眼眶疾病的手术治疗,达到视功能和颅面外形的双重改善。该成果发表论文249篇,其中SCI收录103篇,包括Cell、Stem Cell、Biomaterials、Ophthalmology等,总影响因子320.9,他引552次。获专利6项,主编《眼整形外科学》和《眶颧整形外科学》等5部专著,参编专著31部。成果在中山眼科中心、北京同仁医院等113家单位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眼眶病的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