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校自2008年启动通识教育工作以来,已经建设了相当数量的通识核心课程,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为了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强化通识核心课程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向学之心、创新热情和远大志向,2018年起启动通识核心优质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现将2020年度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通识核心优质课程的建设目标
1、建成校级标杆性通识核心课程并进一步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通识核心课程;
2、学生受益面广泛,建设期内每年受益人数180人以上(含夏季学期);
3、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同行高度认可,能够引领校内其它通识核心课程建设,对同行具有明显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4、优质课程建设期内,课程组自主编写并在国内高水平出版社出版通识教材;
5、建成通识在线课程(实践类课程除外),进一步提升对于全社会的育人辐射作用。通识优质课获批立项即同时立项为上海交通大学在线课程,在线课程建设事宜按照学校在线课程建设相关通知执行。
二、通识核心优质课程的建设标准
1、课程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课程具有基础性、通识性、核心性,注重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塑造,注重个人修养、社会担当、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历史眼光、全球视野的养成,并体现在课程目标之中。
2、课程建设秉承我校“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传统,课程目标明晰,教学内容充实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学设计科学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具有明确的考核目标、手段和一定的考核难度(挑战性),使学生获得显著的知识增量、方法优化和境界提升。
3、根据课程性质及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质量高,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参与度高,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文献阅读书目及章节或每周阅读页数、习题或思考题的数量、写作字数及规范、实践次数及作品效果等)有明确详尽的要求,并对学生各项作业及练习进行有效检测和及时反馈。
4、学生成绩评定科学、严格、规范,对于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区间每个等级或分数对应的学术表现有确切的说明。所有考核标准在第一次授课时明确告知学生。各项考核(含过程及期中、期末考核)具有相当难度。原则上,过程考核每学期不少于3次,纯粹出勤的考核占总成绩的比例不超过10%。学生的最终成绩呈正态分布,符合《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课管理办法》要求。
三、通识核心优质课程申报条件
1、前期建设。申报建设的课程须为已立项的校级通识核心课;
2、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学术造诣深厚,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认可度;热爱本科教学,能将相关学科领域知识融会贯通,切实承担课程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3、课程团队。课程组成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素质优良,能够持续、稳定开课;
4、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对其他通识课程具有引领性;
5、教学成效。近三学年(2017-2018、2018-2019、2019-2020)持续开课,累计受益人数达150人次以上,课程团队成员近3年未出现教学事故;
6、学生评教。学生反馈良好,课程负责人、课程组所有开课教师微信评教成绩近三年均在B档(含)及以上。*如无微信评教成绩,则网上评教成绩需高于88分。
四、评审程序与时间节点
1、材料上报。拟申报的课程组填写申请书,院系汇总后于9月30日前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申请书、汇总表,逾期不受理。(纸质申请书一式两份,电子版发送到tianxiabest@sjtu.edu.cn)
2、申报资格初审。教务处对申报的课程组进行资格初审,符合通识优质课程申报条件的课程进入初评环节。
3、答辩评审。初审通过的课程参加教务处组织的答辩评审。
4、课程负责人示范课。答辩评审通过的课程,其课程负责人将参加由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示范课,初步确定本年度通识优质课程名单。
5、学校终审。学校终审本年度通识核心优质课程名单,终审通过后课程认定为通识优质课程。
五、配套资源及初步建设要求
1、预计评选并建设4-6门通识核心优质课程,每门课程建设周期2年,建设经费5万元/年,连续资助2年,总计资助10万元,期满需参加复评。
2、建设期内每学年需持续开课,本校年受益人数180人次以上(含夏季学期);两年内建设成在线通识课程(实践类课程除外);课程负责人每学期至少开展现场交流经验活动一次或开放课堂供其他教师学习。
3、通识核心优质课程如与其他重点建设课程资助重复,则经费资助就高不就低,但不重复资助。
联系人: 田夏 34206474*8001 tianxiabest@sjtu.edu.cn
联系地址:闵行新行政楼B325室
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2020年9月8日
附件1、 通识核心优质课程院系汇总表.docx |
附件2、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申请书.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