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下半年工作补充意见
发布时间:2017-11-22

       2010年9月4日,学校召开了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路与举措。下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分析学校面临的新形势,坚持“面向未来,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加速发展”的发展理念,高标准完成“十二五”规划和“985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在若干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确保全年主要工作顺利完成,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全委会精神和《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工作要点》(沪交内(办)[2010]14号),现制定2010年下半年学校工作的补充意见,具体如下:

一、师资队伍建设

       1、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牢牢把握住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超前布局,及早谋划,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认真组织部署院士、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申报工作,形成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2、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加大海外名校博士的引进力度,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加强对校内高水平教师的培养,继续实施“青年骨干教师高访计划”、“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建立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库。完善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正式启动试点建设工作。多渠道推动教师考核机制改革,提高教师尤其是知名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积极性。切实落实《关于加强专职研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形成科研大团队,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3、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计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次结构和薪酬体系,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和晋升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推动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发挥才能、实现价值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4、推进师资队伍分类发展与薪酬制度改革。以院为实体,采取试点先行、逐步展开的形式,开展师资队伍分类发展改革,理顺师资队伍结构体系,稳步推进以“绩效工资”为重点的薪酬制度改革。研究制订管理队伍发展规划,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完善院校两级分配制度,逐步建立教职工收入适度增长机制,为优秀人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创新人才培养

       5、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完成计划的制定实施和学生选拔方案;继续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办好致远学院,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特区的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模式,与顶尖中学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注重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强创业学院的内涵建设,探索形成适应拔尖创新创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

       6、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案实施。结合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案的实施,完善985工程三期人才培养建设方案。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提升课程教学总体水平。继续加强通识教育资源建设,尤其是高水平通识教育教材建设。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PRP和各级大学生创新计划平台,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内容,完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成科研支撑本科教学相关政策制定工作,鼓励优质的科研资源真正向本科生开放并设立面向本科生的研究基金。实质性推进面向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学团队建设,启动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试点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制定导师遴选考核和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机制。

       7、制定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计划。开展研究生教育思想大讨论,制定并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计划”。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结构和布局,科学确定研究生培养的学位层次、学位类型和培养数量。创新研究生招考方式,扩大免试推荐硕士生、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的比例,完善并推广博士生“入学申请制”,提高生源质量。试行按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大力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梳理现有课程、淘汰落后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课程质量,建设面向全体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和系列公共选修课。推进基于学科交叉和学科群的博士生培养。深化导师选聘制度改革,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引入研究生导师评价机制,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深入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大幅度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生活待遇。

       8、大力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扩大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广度与深度。深入实施本科生海外游学计划,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海外游学比例。重点落实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项目”为主,我校“博士生国外访学计划”为补充的国际化培养方式,选派更多的博士生到国外一流大学攻读学位和联合培养。同时,引进一流师资参与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全面提升我校接受优秀留学生生源的能力,扩大海外大学来校交流交换生数量,提高学位留学生比例和生源质量。启动第二期全英文教学专业建设工作,建立与完善全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形成有效的全英语教学课程评估机制。

       9、构建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方针,在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研究和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文件,形成长效机制。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生涯规划”为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主线,推进实施学生党建两年规划。创新大学生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内容和途径,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真组织好世博志愿服务并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继续引导实践育人,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多方筹措助学资源,开辟学业辅导平台,构建大学生生涯规划支撑体系,加大就业引导力度,全方位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管理及服务人员在学生成长成才上的指导作用。

三、科研与学科建设

       10、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大科研组织管理的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学校、院系(研究院)联动工作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从“服务”型向“策划-组织-服务”型科研管理模式转变。优化科研管理的流程和工作机制,完成首轮“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的发布、评审和实施。加强技术转移工作系统的整合,逐步建立从知识产权到成果转移的全流程工作体系,探索与地方政府和大企业合作新机制。深化科研系统内部建设,加强科研信息公开工作,完善国防科研保密制度。

       11、聚焦重大专项和国际科研合作。组织力量加大建立对十六个重大专项等重大计划和项目的跟踪和对接,强化对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提高广大教师参与重大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尝试推出针对项目组织和策划的专项基金,积极探索出台有利于重大项目推进的激励政策,在专职科研队伍、研究生招生指标、学校配套资金等方面等给予倾斜政策支持。加大国际科研合作力度,以密西根大学科研合作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跨国公司、国外组织及政府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切实提高国际合作项目经费占学校到校科研总经费比例。进一步整合科研院、国际合作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等校内国际合作机构力量,发挥院系国际科研合作的积极性,共同为学校国际科研合作上水平服务。

       12、深入推进985三期和211三期建设。高质量地完成985工程三期改革方案和实施方案,制定985工程三期管理办法,启动985工程三期2010年建设项目。做好211工程三期建设推进工作,完善已运行的211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开发985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并试运行,做好211、985二期资金梳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3、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985工程三期重点建设为契机,编制和完善《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暨“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纲要》。抓实做好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增列工作,基本完成博士学位点布局。推进学科调整,控制学科建设总规模,逐步使我校在建学科总数量由63个分阶段下调至50个左右。切实做好我校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上水平建设工作,积极培育新的重点学科。研究我校农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跨越发展的举措、提升层次和水平的对策和我校部分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办法和措施。

四、文科建设

        14、高水平文科学科建设。以创建国家级文科基地和加强文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人文社会学科建设,加强重点建设学科的调整和培育力度,重点完成建设二级学科的评审立项工作。实施新的论文奖励办法和新的省部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配套奖励办法,加快推进精品、一流文科的跨越发展。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15、文科科研实现新突破。力争年度国家哲社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有更大突破,SSCI论文、CSSCI论文、省部级奖持续增长。结合985三期建设,重点加强文科理论创新基地和文科实验室的培育和建设,争取实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科实验室)零的突破。加快推进文科学术和科研国际合作,深化人文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模式改革,探索文科科研新模式。

五、一流医学院建设

       16、医学院“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以两校合并五周年为契机,全面总结医学院及其各学院和附属医院“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经验和面临的挑战,通过广泛深入调研,积极谋划医学院未来的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医学院“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17、医学院师资队伍与人才培养。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力争在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东方学者人才计划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专任教师博士学位(特别是海外名校博士学位)的比例,做好优秀青年人才储备工作。深化医学本科教学改革,落实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快推进医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继续推动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18、医学院科研与学科建设。统筹“211”、“985”、“085”三大工程,实质性启动“转化医学”等重点项目建设。抓住上海市教委知识创新工程的建设契机,积极组织申报包括“重大项目预研基金”和“临床医学研究基金”在内的科研能力建设专项基金计划。充分整合医学院系统资源,推进重大成果的联合申报,提高科技成果质量和竞争力。积极争取国际科技合作资金,实质性启动医学院与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科研合作,推动医学院与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

       19、附属医院工作。对接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政策,调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模式。重点做好第二批专病诊治中心的审核立项、第一批专病诊治中心的年度考核工作,推进专病诊治中心建设工作。做好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争取三级特等医院资格。积极参加上海世博会配套的有关医疗工作。参与国际医疗中心建设的前期工作。

六、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支持

        20、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坚持“适度从紧、开源节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财务预算和管理,控制并适度降低学校行政开支。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深化后勤管理制度化建设,严格执行水电管理制度,试点楼宇能耗综合管理方案,推行水电智能化平台管理,提升管理效益。

       21、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和产业规范化建设,提高各类资产使用效率。严格执行公有用房定额管理办法,加强学校房产资源的统筹管理,提高使用收益。建立健全院(系)二级校友工作体系和筹资工作体系,完善筹资体制机制。不断拓展筹资对象范围,重点推进年度捐赠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七、校区管理与校园建设

 22、校区管理。加强多校区管理改革,明确各校区的功能定位,切实提高校区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全面推进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向徐汇校区的转移,加快推进七宝校区、法华校区使用方案制定。

        23、校园建设。完成系统生物医学大楼施工任务。稳步开展钱学森图书馆、中意绿色能源实验室的施工任务。积极推进凯原法学楼、水动力实验室、第六餐饮大楼、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国家智能电网研究中心的开工建设。加快落实游泳池改造工程和留学生宿舍楼(桃李苑)项目的全面启动。完成徐汇校区1、2号研究生宿舍楼的修缮工程。完成东四期学生公寓整修、化学化工楼维修、七宝卫生科维修、东区篮排球场翻修等项目的施工工作。

八、现代大学管理

       24、数字化大学建设和信息统计工作。积极推进数字化大学建设,实现新一代OA系统的全面运行。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体系,制定信息统计工作规范,加强统计工作队伍建设。

       25、规范化与民主管理。继续推进大学制度建设,加快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和教授治学。切实推行目标管理,完善部处、院系考核制度,在2009年考核的基础上,完善2010年二级单位考核,将人员分类和薪酬体系改革的成效纳入考核。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机关改革,深化“院为实体”改革。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进一步重塑学术标准和学术灵魂。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促进依法治校和效能机关建设。继续推进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教代会制度与提案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九、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

       26、“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学校加快建设一流的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大局,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序推进“世博先锋行动”、“基层党建创新行动”、“担责任比贡献促发展” 等活动,扎实推进“服务机关、效率机关、责任机关”建设,提升领导班子工作水平和基层组织战斗力。

       27、干部队伍建设。研究和制定《2010-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规划》。建立校内挂职和轮岗的常态机制,启动新一轮干部挂职和轮岗工作,完善后备干部队伍人选选拔机制。加大干部培训力度,改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内容和方式,形成干部“活力与动力激发”的长效机制。

       28、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学校2010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目标任务。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完善学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开展廉洁从政专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预警机制的试点工作和工程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完成学校财务年度预决算审计,推进学院加强预算管理。完成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加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和整改措施的落实。落实钱学森图书馆等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加强基建大修项目结算审计。

       29、大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落实大学文化规划子项目建设,完善校内景观文化规划方案。着力弘扬高雅艺术和民族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做好成果展示中心的运行与管理,不断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全力迎接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终期评审。开展校内新一轮文明单位、文明岗、文明班组、精神文明创建特色项目和环境文化示范单位评选,通过典型推介、梳理经验、凝炼特色,提升学校精神文明风貌。

       30、安全稳定保密工作。落实上海世博会期间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预案和措施。完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加强校园安全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消防及突发灾害应急演练工作。妥善处理各类信访事件,防止发生群体性信访事件。强化保密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各重点单位保密责任的落实,完成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复查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