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发表附属一院有关肿瘤饥饿疗法新途径的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16-08-24

[编者按]一百多年来,交大人用知识和智慧创造累累硕果,谱写了近现代史上的诸多“第一”。这是人才培养的智慧、科学研究的智慧、服务社会的智慧、为国争光的智慧。新闻网特推出“交大智慧”专栏,聚焦交大人的智慧之光,展现交大人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饥饿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向来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但是限于细胞自身对“饥饿”状态的自我保护,实际疗效一直不甚理想。近日,一项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共同实施的研究证实,一种被称为REGγ的蛋白酶体是细胞进行饥饿状态下“自我保护”的关键成分,“敲低”REGγ可显著提高能量代谢抑制剂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活性,这意味着REGγ蛋白酶体是饥饿肿瘤疗法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8月1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附属一院临床转化研究院细胞代谢与疾病研究所孙莲慧、范广建、单佩佩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传贵教授与张胜萍博士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据参与此课题的附属一院临床转化研究院细胞代谢与疾病研究所专家介绍,饥饿疗法是通过注射2-DG(双脱氧葡萄糖)来实现对能量限制的模拟,以期让肿瘤细胞摄入的葡萄糖急剧减少。由于癌细胞耗糖量远远大于正常细胞,所以这一方法可以针对性地“饿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伤害较小。不过,在这一过程中,REGγ蛋白酶会通过抑制细胞内耗能过程而维持能量平衡和细胞生存——这原本是人体在饥饿状态下的自我保护手段,但是在肿瘤饥饿疗法中,这一因子却成了“帮倒忙”者。     

       课题组专家发现,敲低REGγ可显著提高能量代谢抑制剂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活性,相当于将这一“帮倒忙”的激活因子一脚踢开,从而提升饥饿疗法的效果。研究结果阐明了在饥饿条件下维持能量平衡和细胞活力的一个非泛素依赖性过程的控制机制,表明REGγ蛋白酶体是饥饿肿瘤疗法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此篇论文通讯作者王传贵教授近五年内在细胞应激、肿瘤及代谢紊乱疾病方面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2015年王传贵教授和张胜萍博士合作研究发现了脂代谢调控基因KLF14是控制基因组稳定的新肿瘤抑制因子,该基因有望成为肿瘤诊疗和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靶标(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2013年,王传贵教授与华东师范大学李晓涛教授合作,证实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抑制自噬调控了肝脏脂类代谢,研究结果揭示了REGγ在自噬和肝脂肪变中的作用,表明蛋白酶体和自噬降解系统在脂质稳态调控中机制上发生了相互串扰。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并被Nature Medicine专评(Cell子刊揭示代谢调控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