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5-10-30

  

1. 稳中有升的本科教学基本状况

1.1 基本情况

1.2 课程情况

1.3 毕业、就业情况

1.4 招生情况

1.5 教师情况

1.6 基础设施及经费投入情况

1.7 图书资料情况

2.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系统化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2.1 持续推进通识教育和夏季学期建设

2.2 实施与招生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3启动本硕博课程体系贯通工作

2.4 “985工程”三期项目验收及后续重点建设方案制定

2.5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青少年夏令营建设

3. 注重持续性发展的教学质量控制建设

3.1 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3.2 注重毕业设计质量保障系统建设

4. 注重内涵建设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4.1 继续深化本科生国际交流

4.2 大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

5.完善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

5.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5.2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5.3秉持“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提升全程服务质量

6. 本科人才培养效果明显

6.1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满意度较高

6.2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

7.进一步建设方向

7.1 建成院(系)教学资源分配与目标考核结果挂钩的质量控制与资源配置体系

7.2 深化毕业生调查工作

7.3继续推进通识教育建设

7.4推广宽口径平台培养模式,建设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人才培养体系

7.5推动工程训练中心综合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8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是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2014年,学校以《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为指引,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以师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型领袖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建设人才培养的全程质控体系,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1. 稳中有升的本科教学基本状况

1.1 基本情况

       2014年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971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42.2%;生师比18:1。学校设有本科专业62个,开设第二学科学士学位专业23个。2014年度本科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达1105人次,比去年增加40.8%,获得专利41项,比去年增加160.6%,发表高水平论文115篇,比去年增加38.6%。全年参与海外交流的本科生共1515人次,本科生大学四年期间有一次出国交流机会的比例达38%。

1.2 课程情况

       2014年我校开设本科生课程3483门(6792门次),有605名教授主讲本科生课程,占教授总数的73%,其中独立完成授课的高水平教授(院士、讲席教授、特聘教授、二级以上教授)达151人。教授讲授的本科课程1046门次,占课程总数的17%。我校专业培养计划中,各专业总学分平均为188学分,各学科门类的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均超过17%,其中理学、农学占比达25%,工学占比达22%(见表1)。为促进通识教育的发展,我校累计开设通识核心立项课程223门,新生研讨课程215门。

表1.上海交通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学时要求情况表

学科

总学分

总实践学分

实践学分占

总学分比例

法学

189

35

19%

工学

197

44

22%

管理学

179

35

20%

经济学

172

30

17%

理学

186

47

25%

农学

199

49

25%

文学

194

32

17%

1.3 毕业、就业情况

       2014届我校本科学生毕业3889人,授予学士学位3888人 ,本科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分别为89.27 %和89.22 %。截至2014年8月31日,学校应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6.76%。从毕业去向看,本科生签约就业比例为34.23%,升学比例为59.34%,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33.04%,出国(境)留学深造比例为26.30%,灵活就业比例为3.19%。

1.4 招生情况

       2014年我校共录取新生3894人,其中校本部3288人,医学院606人。 通过综合评价录取上海、浙江考生共计789人。自主选拔录取161人,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录取162人。

 1.5 教师情况

       2014年我校折合专任教师数3264人,其中87.12%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73.08%具有博士学位,63.48%具有高级职务。本校专任教师共2823人,其中30-44岁的青年教师共1480人。

       通过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4年底,我校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2人; “千人计划”93名,“青年千人”8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共12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4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6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15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

1.6 基础设施及经费投入情况

       截止2014年底,学校教学行政用房占地面积总计115.2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30.4平方米。学校共有实验室87个,实验室使用面积19.3万平方米,生均5.1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6.8亿元,生均6.1万元,当年新增设备5.05亿元。2014年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7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5402.1万元。

1.7 图书资料情况

       2014年,图书馆文献累积总量(不包括电子版)340.7万册,电子图书总量715.14册,电子期刊总量5.53万种,生均拥有文献(不含电子文献)57册,生均拥有文献(含电子文献)176册。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为13.3册次(总量为21.2万册)。全年共采购中外文图书6.7万种,8.07万册;中外文期刊2,337种,5,568册;新增数据库11个,总数达到395个。各类多媒体资源总量达15TB(增长6.38%),全年图书借出(含续借)58.5万册。图书馆主页的每天人均访问量为1.3万人次。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全年总申请量为12,095条,总完成量为10,983条,总满足率91%。

在数字化电子资源使用方面:全文下载量1,488万篇,同比增长9.25%;电子图书261.95万册,同比增长194.26%;文摘数据库检索量283万次,同比减幅9%;事实型数据库检索量89.19万次,同比增长1.12%。科技查新工作站完成校内外科技查新课题148项,校内外用户检索被SCI、EI、ISTP等收录的论文8,991篇,论文被SCI他引3.97万次。

 

2.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系统化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2.1 持续推进通识教育和夏季学期建设

       我校以“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指导,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国际视野与历史眼光相结合”,持续推进覆盖全体学生、贯穿本科全程的通识教育建设。

       2014年度我校验收通过8门核心课程,新增通识核心课程立项16门。全年共开设通识核心课程175门、485门次,受益学生26559人次。本年度共邀请27位海内外名家为学生开设通识教育“名家名课”或“名家讲堂”。通识核心课程高水平教材新出版5套,出版累计达16套,社会反响强烈。

       本年度我校共使用5本马工程重点教材,其中政治学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作为正式教材,修读相关课程的学生300余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和《资本论》导读这两本教材,作为全校通识核心课程的指定参考书。

       为提升通识核心课程质量,学校督导组在下半年共计召开了4场督导讨论会、8场师生座谈会,督导老师通过课堂听课、学生座谈等方式全方面了解通识课程建设情况,为课程质量的提高建言献策。

       在通识课程集中开设的夏季学期,我校共开课316门次,海内外知名学者开课26门,校内高层次教师开课18门。近6000名、18000余人次学生选修了夏季学期课程。对在校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开展通识教育很有必要,91%的应届毕业生对学校的通识教育比较满意。同学们认为通识教育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历史眼光、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文化包容,为个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2 实施与招生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4年我校稳步推进两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相关工作,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精英工程人才新模式,持续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5个试点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校长直荐制”,全面启动致远理科、工科荣誉计划,依托试点学院探索工科实验班类提前批招生新模式。致远理科荣誉计划以五个理科专业为载体,共招收108名学生。致远工科荣誉计划首次录取56名学生。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体现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理念,沿着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为实体,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院和学科的“院办校”的发展方向,学校于2014年实施了工科平台培养模式。同时实现了三点尝试:以试点学院为依托实施工科大类提前批招生;建立以兴趣和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分流规则;探索跨学院、跨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模式。工科大平台首次面向全国12个省市招收了407名(含贫困专项计划定向招生21人)学生。共有八个学院的23个工科专业参与平台建设,专业预选前三志愿满足率达到98%。

2.3启动本硕博课程体系贯通工作

       针对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相对分散、不成体系、内容重复等问题,我校启动了本硕博课程体系贯通的系统工程。

       首先由教务处牵头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等八个试点院(系)先行先试,完成了本硕博课程统一编码及实施方案的制定。2014年度我校以数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等为试点,重新梳理本硕博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各个学科的横向与纵向模块群,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更具有系统性和交叉性,实现高年级本科生课程和硕士生课程的互选、互认。

 

2.4 985工程”三期项目验收及后续重点建设方案制定

       为完成好“985工程”三期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的验收,学校专门制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建设项目验收操作办法”。在子项目自查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特点,采取会议评审、提交验收报告、现场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子项目进行验收。

       本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中,对实践基地的投入超过总建设资金的一半。本次验收,不仅要求各项目组对照申请书提出的建设目标和考核指标,提交细致的项目验收报告,还组织专家对工程训练中心、生命实验中心等实践基地进行了详细认真的现场验收和考察。

       本年度,学校以综合改革为契机,明确“985工程”后续重点建设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制定了2015-2020年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发展规划,完成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后续重点建设方案。

2.5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青少年夏令营建设

       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大学与中学联动,将我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向中学延伸,成功构建了多样化、全方位、分层次、广辐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

       2014年度我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新增中学生自主实验98项,安排交大教师到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开设讲座76场。新增“中学生英才计划”,培育中学生课堂30项,并在上海市第29届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上全部获奖,其中1项获第6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计算机类别最佳奖。

       我校继续承办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上海交大“瞭望科学”分营活动,共有来自11个省市的438名中学生参加,与企业合作开设“扬帆起航”船舶专题营、“Google计算机营”、与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合作开设“君远营”。新增“梅朵教育提升工程”西部师生上海文化体验夏令营,接待西部师生30余位。

 

3. 注重持续性发展的教学质量控制建设

3.1 建立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本年度,我校采取制度激励措施,建成以目标考核为导向、全方位(专业建设、实践体系、教学管理等)的质量控制体系。以四个专业的认证工作为抓手,尝试探索专业建设的质量追踪及淘汰机制。在学校向“院办校”管理模式转变的指导下,重新制定了“分院(系)确定考核目标、强调教学特色考核”的院系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基础类公共指标、院(系)特色指标以及负面清单三部分组成,以期推进院(系)全面自治。

       对“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和“生物学导论”两门课的八位老师,我校选择第三方的“IDEA”课程评估系统进行试点评估,以期探索并建立适合交大、注重目标达成、面向学习产出、强调主体参与的课程评估体系。

       在“大学自治、法制治校”的精神指导下,我校还进行了相应的制度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修订了教师教学管理规范、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助教额度分配办法、全英文课程建设质量控制方式等重要文件。

3.2 注重毕业设计质量保障系统建设

       学校重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提高,本年度实现了论文查重系统与论文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我校启用了新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过程管理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提高论文质量监控力度。论文查重系统与论文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后,学生论文平均文字复制比仅为3.65%,通过系统监督的手段端正了学生的学术研究态度,大大减少了学术不端行为。

       我校继续评选年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top1%)38篇,制作实践教学学生成果网络展示平台,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学生氛围。同时还将校内抽检成绩靠后的30篇论文送外校专家评审,提高本科学位论文的总体水平,确保学位授予的质量。

 

4. 注重内涵建设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4.1 继续深化本科生国际交流

       2014年,我校继续积极打造“海外游学计划”品牌,扩大了海外游学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努力提升我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当年以因公方式派出的在外本科生达1500余人次。参与项目的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在学习期间得到了多元文化的熏陶,开拓了国际化视野,国际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4.2 大力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中重视内涵建设,以全英语教学为抓手,大力提升全英文课程的质量。2014年,学校新增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立项项目5项,累计30项。新增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4门,累计10门。新增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建设项目13项,累计23项。在提升国内学生适应国际教学环境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

5.完善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体系

       2014年,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继续强化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系统育人工作链,聚焦质量与内涵,推动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5.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加强党建和理想信念教育。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培训班4期,2600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全年共发展党员938人。首次开展校院两级学生毕业典礼,通过毕业生深度参与的毕业季仪式教育,强化毕业生使命感与责任感。深化新生入学教育,由姜斯宪书记为全体新生上入学第一课《思源致远,砥砺前行》,组织全体新生参观钱学森图书馆,启迪新生责任意识,激发新生自豪感与归属感。积极推动国防教育,有序推进2013级本科生军训工作,圆满完成大学生征兵任务,共计41人于今年入伍。

       提升就业引导和服务质量。通过打造志存高远的就业文化,引导毕业生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让“祖国强盛、我的责任”成为毕业生的核心价值观。全年接受生涯导航咨询3000余人次,“翼计划”训练营共举办各类活动90多场,覆盖2000余人次学生。在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建设60家就业引导实习基地,组织近1000名学生赴实习基地;2014届毕业生赴国家重要行业及关键领域就业比例超过60%,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接近60%。

       强化诚信学风与道德建设。以明确责任和权利为主旨,推进“诚信立身”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多部门协作,全面贯彻、执行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举办“榜样的力量”年度学生颁奖大会,学生自荐自选“感动交大新闻人物”、“三好学生标兵”;实施典型引路,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成功承办上海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全年组织19场大师讲坛、召开校级学风建设大会3场。设立学风建设奖,以评促建,倡导形成优良学风。国内学生考试违纪人数比上一年度继续减少,学风建设成效持续显现。

5.2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进一步完善和固化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教育体系,打造良性循环“生态圈”。在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5金1银和团体总分第一名,捧得赛事最高奖项“冠军杯”。成功举办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创新、创造”论坛。深化创建制奖学金试点工作,开展䇹政项目第二期立项评审。继续加强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室建设,深入推进学科竞赛分级分类自主,全年共有1024人次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获奖。

       大力培育学生校园原创文化。通过对原创校园文化的持续建设和大力扶持,培育校园文化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交大名片”。全年新成立社团50个,总数达351个;创作学生原创微电影作品200余部,《爸妈》、《海角“伊”号》等学生原创视频网上点击量达到约500万;创作原创话剧7台,原创话剧《钱学森》全年公演8次,广受好评;全年校园原创文化艺术表演达70余场。成功组织全球大学生华语短诗大赛,大赛共收到全球828所高校的6528篇参赛作品,入围作品在微博上的阅读量超过6000万。

       努力实现社会实践常态化。进一步夯实“大实践”平台,7324人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程,共计539支团队、5751人次分赴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参加社会实践,获得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等多项大奖。通过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网,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近700个,在校学生年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2万小时。在亚信峰会中派出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获外交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来信表扬。

       加强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育。成立留学生服务中心,全面深入推进留学生趋同化管理。重点建设“亚洲青年交流中心”,推动亚洲青年学子相互了解和友好交流,举行第四届“世界文化风情展”,来自美国、巴西、日本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留学生参与展示,吸引千余名国内学生参与互联互动。

       极推动学生自主成长。通过评选优秀“四自组织”、召开“学生代表与部处长见面会”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首次试点由学生团队主导校级开学典礼,取得圆满成功。继续推进星级社团评比与资助扶持。

5.3秉持“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提升全程服务质量

       完善学生服务体系。继续重点建设“学生一门式服务大厅”。为学生提供就业鉴证、学生活动审批、奖助学金、勤工助学、保险等16项业务“一站式”解决方案。依托心理咨询中心,接待个体咨询来访者1468人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5门共计14个教学班、通识课1门2个教学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各类团体工作坊47场次。

       助飞新生适应大学。开展“助飞计划”,组织45名青年教师和1279名老生分赴32省,实地走访2500余名新生,对家庭困难的新生发放爱心火车票和平板电脑。组织近千名老生志愿者为新生提供引导志愿服务。全面推行按照作息习惯、兴趣爱好分配宿舍,引导学生养成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加强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规范管理。全年设立本科生勤工助学岗位2950个,爱心屋全年累计发放10.44万件爱心物品,筹款131.4万元,交换物品等价数145.9万元,公益创业营业额13万元。

       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稳定工作网格化体系,强化校园舆情引导与信息快速反应机制,做实做细学生安全教育,严守稳定工作底线。在亚信峰会、毕业季、迎新季、军训、节假日等重要时期确保校园安全稳定。有力推进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春季学生安全、学业预警帮扶等专项稳定工作。

6. 本科人才培养效果明显

6.1毕业生对学校教学满意度

       学校持续开展了毕业生离校前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为教育教学改革建设提供参考。2014年学校对毕业生调查问卷进行了改版,问卷题目从39题精简为22题。调查内容集中在学生就业去向,学生对专业培养、教师教学、实践教学、个人能力提升的满意度等方面。

       学校教务处继续通过网络平台向2014届毕业生发布问卷,有733名学生反馈了意见,总体满意度较高。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在教学管理的流程规范化、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把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等方面,学校仍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6.2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满意度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全校共同努力,截止2014 年8月31日,我校本科生就业率为96.76%,签约就业比例为34.23%。大部分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升学比例达到59.34%,其中国内升学比例为33.04%,出国(境)留学深造比例为26.30%,灵活就业比例为3.19%。

       我校59个有应届毕业生的本科专业中,44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了95% 以上, 21个专业的就业率达到了100% 。对找到的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本科毕业人数比例达到90.1%。

7.进一步建设方向

7.1 建成院(系)教学资源分配与目标考核结果挂钩的质量控制与资源配置体系

       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发布综合试点改革方案后,上海交通大学于2014年12月29日发布了综合改革方案,这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的综合改革方案进入正式启动、全面实施的阶段。

       为更好实施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贯彻执行《上海交通大学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暨“十二五”规划》,继承刚刚完成的“985三期”各类本科教学建设成果,保证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摒弃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我们需要从院校两级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人事制度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行院(系)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学校宏观管理,学院自主运行”的两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实施校级与院(系)两级教学目标管理,建立以目标为导向、院(系)教学资源与分配与目标考核结果挂钩的质量控制与资源配置体系。

7.2 深化毕业生调查工作

       毕业生调查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一部分,将进一步其发挥对教学质量的反馈作用。下一轮的毕业生调查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结果与分析将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 重新梳理问卷结构,着重调查学生对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以及培养后能力的提升,主要将在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实践等方面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期待;
  2. 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现有的网上课堂教学评价系统结合,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评教方式;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与课程评估体系对接,探索恰当的课程评估方式;将各专业的满意度评价做对比,促进各相关专业共同发展。

7.3继续推进通识教育建设

       学校将重点加强通识核心课程质量控制,开展通识核心课程修业学分调整的全面调研。同时完成课堂问卷的改版,增加更多的专家听课频率。

       学校还将进一步规划好通识核心课程的顶层设计。在全校范围内征求多方意见和建议,分别召开若干场学生座谈会、院系座谈会、专家咨询会,汇集多个群体的智慧为课程需求和质量标准的顶层设计把好关。

7.4推广宽口径平台培养模式,建设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人才培养体系

       本年度我校启动了具有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工科平台培养模式,目的是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知识和工程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结构、解决工程问题基本能力、适应未来全球性需求的一流的工程人才。

    接下来,以工科平台培养模式为基础,推广面向未来人才需求的、有特色的宽口径平台培养模式,建设生命与环境交叉平台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们工作开展的重点:

(1)认真总结工科平台培养模式的经验,包括综合评价式的招生模式,跨学院、跨学科交叉培养和管理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为出发的专业选择方式,以及持续跟踪的工科平台师生反馈体系。

(2)进一步探索并建立符合生命与环境大类学科特点和优势的招生方案、培养计划、运行方案和培养模式。

7.5推动工程训练中心综合改革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以往一直以金工电工实习为主,为适应未来大学创新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培养要求,借鉴国外发达高校经验,学校将在原工程训练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创新实践中心,实施综合改革。

       创新实践中心将定位为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各院系的、开放式的学生创新实践“图书馆”,共包括Fab-Lab(微观装配实验室)、Design-Lib(学生工程设计图书馆)、金工电工实训区、X-lab(院系共建本科实践教学实验室)和Joint-lab(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五个部分。

       中心将在保障全校金工电工实习课程、操作技能培训和学生独立材料加工活动的基础上,满足学校开展平台培养计划的必修实践课程、各类实验类课程、大学生创新计划及创新实践类项目的需要。中心还将为交叉学科提供创新平台,为全校校企结合大学生创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实习和各类实践课程、通选课提供支持服务。同时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工程工具器件借还,电子元器件耗材领用,正版软件共享等一系列服务。